山东八批国保介绍之枣庄篇—滕州岗上遗址
年10月16日,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处,其中枣庄市共有2处入选,分别是:位于滕州的岗上遗址、位于市中区的中兴煤矿公司旧址。
山东八批国保手绘图岗上遗址—发现早于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文章题目不是绕口令,记录了一段历史。
我们知道一个史前文化遗址的命名一般是第一次发现这个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的,如仰韶文化、后李文华等等,岗上遗址是发现最早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什么没有命名为岗上文化呢?
我们知道大汶口文化发现于年的,铁道部门在修筑京沪铁路时,在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发现了很多陶器碎片,山东省文管处的考古学家们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和考察,认定大汶口是新石器时代遗迹,发现不仅有造型美观的陶器,如背壶、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还有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出土的大型墓葬、房址等遗存也同样展示了大汶口时期灿烂的建筑文明,当然最出彩是大汶口彩陶。
其实岗上遗址年就在这里发现的山东第一片彩陶,也被考古专家确定为中国境内的第一处彩陶遗址,彻底否定了长期在我国史学界流行的“山东无彩陶”的观点,在史前文化考古学上有重大价值,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引起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高度重视。岗上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大汶口文化的第一页,虽早于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受当时认识所限,大汶口文化没有被识别出来,沦落成众多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的一个。
岗上遗址因分布在滕州市东沙河镇岗上村而得名。遗址位于岗上村东,北留路北侧,地理环境属于低缓丘陵地带。
遗址航拍图岗上遗址最初发现于年春,自发现以来,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及试掘,初步了解了文化内涵,认识到这是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由于河流的冲刷,当地村民经常可以在河道中捡到陶器及玉石制品,一批精美的大汶口文化玉器也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20世纪末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速度加快,岗上遗址也进行了配合工程建设的勘探与发掘,取得了一批新的实物资料。岗上遗址发现时间较早,也是发现最早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自发现以来,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及试掘工作。
出土三足钵年,山东省文物部门对岗上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是本次勘探的重要发现。包括外围城壕在内,东西长约,南北宽约米,平面呈近长方形,面积近40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城壕宽10-60米,最深2.8米。紧接城壕内侧,发现夯土城墙,宽度在10-22米之间。城墙夯土包含物较少,有的仅夹零星烧土颗粒,致密坚硬。
早年出土的大量玉器,勘探发现的大型城址,都昭示岗上遗址对研究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岗上遗址年计划再次进行考古发掘,不知道会有什么发现等着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