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马”刘连
刘连,南汪东刘家户人。自幼不爱学习,喜弄枪棒,跟建福寺和尚学艺,练就一身硬功夫。据传说,此人力大无穷,行走如飞。有“清晨还在保定府,下午就到大名道”之说。
清朝初年,沙河知县的女儿将装满金首饰的匣子丢了。知县派巡捕四下查访,毫无线索。为破此案,县衙张贴告示。悬重赏招揽能人。
有一天,刘连进城办事,看了告示,随手揭了下来。衡役将他带到公堂,知县赠给他一匹快马,让他到山东捉拿盗贼。
刘连来到山东,转游了好几天,没有着落,心想,其人没名没姓,又不知是那里人,偌大一个山东,简直是大海捞针。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打谷场上,圪蹴在石磙上抽旱烟,正愁没地方走,抬头看见场北沿有座古庙,拜厅明柱下有两个人正在下棋。他将烟袋插进腰带上,来到庙前,询问下棋人这里是什么地方?连问两声,下棋人只顾对弈,头也不抬,不理不睬。刘连生气了,他悄悄用胳肢窝将明柱夹起来,把两个人的辫子压在了下面。自己又回到打谷场上,脸朝南坐在石磙上,抽起旱烟来。那两个人下完棋,刚要起身,发现辫子被压在明柱下。他们用手指将明柱支起,抽出辫子。自忖,刚才一定有能人来到这里。四下张望,见石磙上坐着一个陌生人。他们走过去拱拱手说:“朋友,从何方来?”
“河北”
“走,家里有请。”
刘连跟随主人来到家里。摆开宴席。主人问:“朋友,爱吃素的,还是浑的?”
“当然想吃肉”。刘连回答。
主人用尖刀子插了一块肉戳了过来。刘连张开嘴咬去,只听卡一声,刘将刀尖子咬掉,吐在桌子上,将内狼吞虎咽地吃下肚。主人哈哈大笑说:“够朋友,够朋友!”
晚上,主人问:“朋友,爱睡软床还是硬床?”刘回答当然是硬床。”主人指了指墙上钉的两根木棍说:“请吧。”刘纵身上去,一根棍支住后脑勺,一根棍支着脚脖会儿便酣然入梦了。
第二天早晨,主人才问:“朋友,到山东贵干?”刘连这才将知县女儿丢了金首饰匣之事告知,并说自己到山东是来访查盗匣之人。主人说:“好办”。说着叫来一个人。刘一看原来是个前努肚后背锅身材不过三尺高的瘸子,主人说:“就是这位小兄弟给你们招了麻烦,请你把他带走交差吧。”临别,又嘱托说:“我既然把人交给你,是把你当成朋友,事后你还得把他平安送回来。”
刘连骑在马上,病子跟在马后,一路上马跑多快,瘸子走多快,寸步不离,脸不变色,气不发喘。来到沙河地界,瘸子说:“你押响马应该有个押响马的派头。”说着瘸子取出铁丝,将自己的锁骨串起来锁上,用一条绳子拴,一头扔给刘连牵着。来到沙河县衙,知县将瘸子押进大牢,设宴款待刘连。宴会一直延续到晚上。瘸子在狱中不见刘来看他,自己便解脱出来,找到县衙,看到刘正和宦官们猜拳饮酒,瘸子发火了,一脚将门踏开,冲进去说:“我们把你当朋友看待,可你竟然卖友求荣,后会有期!说罢纵身上房,转眼无踪无影。刘连领了赏回到南汪,心里一直闷闷不乐,他本想喝罢酒到深夜悄悄将瘸子放走,并将赏银分给瘸子一半,可瘸子性急,竟自先去了。使他处于尴尬地步,他时时提防着山东响马来寻事。
一天,刘连听说山东来了几个人,便迅速向村西溜去,响马到家扑了空,随即向村西赶来。下午刘连跑到山里侯峪一带,响马紧跟不舍。刘连看见堰下有一农夫在犁地。一会儿将牛停下来顺着墒沟向后好象在寻找什么。刘连走到跟前忙问:“大哥,为啥将犁停下?”农夫说“犁寨丢了,深浅把握不住,没法儿犁了。”刘说:“来,犁寨在这里。”说着将两个手指插在犁辕前,顶替前犁寨。农夫惊恐地说:“朋友,使不得,犁寨是枣木板制成,力达千斤,你两个手指想顶替犁寨,这不是开玩笑?”刘连急了,怒目圆瞪,伸出左手,一撤牛屁股,喊了声“答”!回头对农夫说:“快扶犁,试试着!”两头牛伸着脖子向前拉去,农夫惊惶惊恐地扶住犁柄,不深不浅,顺顺当当向前犁去。山东人追到跟前,一看刘连用手指项替犁寨,赞叹地说好硬的功夫呀!”说着向刘连拱拱手:“朋友,后会有期。”说完,扬长而去。此后,刘连便在侯峪村后,小山沟北侧安庄立业定居下来,再也没回南汪。山庄就以“犁寨”为名,取名“寨底”。
刘连弟兄三人,后二弟刘迁、三弟刘通也迁到寨底,死后同葬南莹。如今后裔发展到余户,余人。
下图为年宅地村刘氏家族代表参加南汪村刘氏宗祠落成庆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