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西北与河北省漳卫新河相望,是山东省的东大门。
西沙河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境内中部,兰家引黄二干渠、张肖堂西干渠之间,呈南北走向,有两个源头,主城区内全长23.1公里,本项目设计范围为西沙河黄河八路—南环路段(河道两侧)。
一、项目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西沙河是滨州市“四环五海”规划中四环之一的环城水系,与环城道路相依并行。
2、功能优势:西沙河作为城市骨干排涝河道,多年来为全区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生态优势:西沙河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良好的湿地景观。
(二)劣势
1、区位劣势:西沙河周边居住用地少。
2、功能劣势:河道排涝能力减退,无法持续提供工农业用水,沿河村庄周边没有适宜人群活动娱乐休憩的户外空间。
3、生态劣势:西沙河污染较为严重,以周边工厂的污染为主,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自净能力减弱。
二、设计原则 (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新标识,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位。(二)强调生态原则
注重原有河道水系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优化,不仅要水清、岸绿,更重要的是让水系能自我循环、更新,改善城市的生态质量,并充分利用现状优势,塑造优质的城市滨水生态空间。
(三)人本原则 陶冶情操,亲人宜人。(四)工程经济原则 遵循投入产出规律、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放眼未来,注重空间的可衍生性和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化。(六)地方性原则
凸显地方精神,增强文化个性特征。
三、设计特点 (一)人文与经济的整合 水系就像一条记忆的拉链,把往日的记忆与未来的憧憬再次紧密地联系起来,修复了文化的断层,让地域文化得以健康地延续与扩展。
(二)水系改造与环境建设的双赢 如何更好地与临水的生态环境风貌、丰富的城市景观河公共活动区域融为一体,是此项目设计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
四、规划构思 以西沙河岸线为景观主轴,以滨州文化的“发源——传承——创新”为主线,将整个西沙河岸划分为三大块,规划将此三大块设计为“滨城遗韵景区”、“江风茗香景区”、“未来瞩望景区”三个格局特色的景观序列。三个景区中共设置有五个主要景观节点,形成西沙河“一脉、三区、五节点”的串珠式景观布局形式。 一脉:西沙河,文化、生态脉络,构筑都市开敞的景观廊道和开放的文化印记。 三区:滨城遗韵、江风茗香、未来瞩望。 五节点:滨州剪影、怀鼓幽思、盛世流韵、塔影玲珑、绚彩外滩、欢林绿屿、轻舞飞扬。
五、分区规划 (一)滨城遗韵:滨州文化的发源 滨州剪影:位于河岸的上游部分,周边有四个村落围合,人口相对密集。设计选取“剪纸文化”作为滨州文化发源的开端。滨州剪纸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断创造、经久积淀的结果。它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现着别具风采的文化神韵。 怀鼓幽思:位于河岸上游转折处,周边有两个村落聚集。渤海大鼓是一种民间说书艺术,为山东滨州特有。设计怀鼓幽思景观元素,既可引怀“鼓”(古)之幽思,达到休闲之妙境,又能与城市文化发展相呼应。 盛世流韵:位于吕太占村与何集村交汇处,其河岸自然、生态。此点作为滨城遗韵景区的结尾处,以滨州建城以来的历史名人事迹和民间传说作为设计元素,采用一系列的文化墙和雕塑来诠释滨州历史文化的光彩。
(二)江风茗香:滨州文化的传承 塔影玲珑:位于西环南环弯道桥附近,是整个河道的中上部分,也是整个景观承上启下的部分。在该景点设置景观塔,以期登塔远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三)未来瞩望:滨州文化的创新、传统与工业的结合 绚彩外滩:位于长江五路桥附近,绚丽的色彩,缤纷的花带,给市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现代钢结构的张拉膜运用,代表着滨州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寓意滨州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欢林绿屿:位于“榆林晚照”景区附近,整体延续“榆林晚照”景区的元素风格,蜿蜒的道路,飘逸的花带,一片幽静、祥和之境。
轻舞飞扬:位于河道下游结尾部分,黄河六路与下沙河的交汇处。该点位于城区地段,人流量大,其景观空间环境特征应充满活力,并且是安全、有序而优雅的,同时应当具有现代感。这里将成为人们休闲、交流与运动融合的舞台。人们在这里既能感受时代工业的气息,又能亲近自然,缓解城市生活的紧张喧嚣。
文科园林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文章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来电联系。欢迎点击白癜风的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