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已经染上了深深浅浅的黄绿色,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沙河一改往日的静谧,迎来了一群名叫“北京飞羽”的人儿。集结森林、草地、水库、湿地……丰富的生态环境类型,让这片远离京城的“荒地”成了鸟类的乐园。
年10月17日,我作为第八届北飞的萌新,有幸和一群新朋友来到梦寐已久的沙河,参与观鸟培训(浪)。果然观鸟这件事还是得仰仗大佬,短短一上午的时间,萌新就得以速速加新。
北飞人向鸟进军啦/蔡晓琛
林鸟:林深不知处
在巩华城地铁站口集合后,友情带队的何叔叔领着我们沿着围墙边的小路,开始了今日的观鸟旅程。
看似荒凉的土地在蓝色天空下湿漉漉地闪耀着,懂得它的人会知道,这里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猜猜来了啥/葛孟帅
刚走几步,我们就在远处的电线杆上,看到了几只灰斑鸠和山斑鸠。灰斑鸠的颈后有一道黑色颈环,和山斑鸠颈部的黑白条纹图案不同。
灰斑鸠/张雨诗
咦,斑鸠的旁边怎么还有一只灰白色的鸟?仔细一看,它还有一条楔形的尾巴,原来是一只楔尾伯劳呀。别看它长得人畜无害,伯劳其实是很凶残的鸟类,以昆虫为食,有时还会捕食一些小型脊椎动物。
没走几步,就有朋友惊呼:“快看!红隼!”一只身形矫健的红隼从远处飞来,大家不禁屏气暗暗期待它能够在附近停下。也许是因为新人光环太强大了,这只红隼很给面子地在旁边的塔柱上停歇了下来,大家得以一饱眼福。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长久地观察一只猛禽!
红隼就这样乖乖地让我们围观/何文博
“听!有鹀。”大佬观鸟不仅仅用眼睛,耳朵也可以同时听鸟。我们又在附近的树上观察到了小鹀、黄喉鹀等鸣禽。鹀类的典型特征是它们有一个粗短厚圆的鸟喙,形体看起来和麻雀有些类似。
绕过围墙,我们沿着南沙河的河岸继续向前。芦苇丛里有一大群棕头鸦雀,“啾啾啾”热闹地叫着。不知棕头鸦雀是不是也在贴秋膘,圆滚滚地像一个棕红色的毛球,甚是可爱。
何叔叔眼尖地发现了灌丛里有一只漂亮的北红尾鸲雄鸟,向着阳光骄傲地站着,仿佛在监视它的领地。北红尾鸲的翅膀上有一对明显的白色翅斑,雄鸟下体是鲜亮的橙红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阳光下的北红尾鸲雄鸟/杨屿涵
水鸟:水光潋滟晴方好
终于来到沙河边,我们架起了单筒望远镜,开始寻找水中的水鸟们。
看水鸟啦~/何文博
一只大白鹭在水中央优雅地站着,阳光倾泻下来,将它雪白的羽翼勾上了一道金边。那一刻,它竟如此神圣,像是一位神父。在单筒里可以明显地看到大白鹭的嘴裂明显地延伸过眼睛。
神父大白鹭/刘宗壮
旁边的苇丛里还有一只小白鹭。小白鹭的体型较大白鹭要小一些,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它的胫跗骨和跗跖骨(相当于人的小腿和脚掌,常常被误认为是鸟类腿部的位置)是黑色,但脚趾却为黄绿色。
河中的小滩上站了两只长嘴剑鸻,还有一只爱翘尾巴的白腰草鹬。一只黑水鸡从苇丛里钻了出来,身后还跟了一只黑水鸡亚成体。成年的黑水鸡通体黑色,嘴整体红色且先端黄绿色,亚成体宝宝的羽色则偏深褐色。
两只长嘴剑鸻/杨屿涵
你找得到那只白腰草鹬吗?/张成
湛蓝的天空中时不时会飞过普通鸬鹚、苍鹭等水鸟。
普通鸬鹚/张成
向前走到开阔的水域,小??、凤头??、普通鸬鹚、绿头鸭等鸟儿们悠闲自主地在水面浮水捕食。
凤头鸊鷉与秋水共长天一色/杨屿涵
再向前走过一大片芦苇丛,何叔叔让我们在两片芦苇丛之间的小水道前稍等一会儿,看看会不会有鸟儿从此处路过。话音未落,就听到“dididididi”的鸟鸣——是普通翠鸟!想看很久的翠鸟终于出现了!
芦苇丛中的普通翠鸟/何文博
它站在芦苇杆上,橙红的腹部,翠绿色的翅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何叔叔告诉大家,区别翠鸟的雌雄要看它的喙部,雌鸟的上喙黑色、下喙淡红色,而雄鸟的喙是全黑色的。
同行的一位小哥哥告诉我,普通翠鸟的英文叫“CommonKingfisher”,有着长长鸟喙和高超技能的它们,可是捕鱼高手。
大型观翠鸟现场/何文博
看完普通翠鸟,一只“黄大仙”黄鼬飞速路过,引起大家一片惊呼。(黄大仙:明明我才是受到惊吓的那一个!)
被吓到的黄大仙/于俊峰
前方再次出现的开阔水域上,出现了一大片赤麻鸭,其中混杂了几只“长脖老等”——苍鹭。
“长脖老等”苍鹭君/葛孟帅
猛禽:傲视苍生
在萌新们对着水鸟大惊小怪时,大佬们却在观察晴空上有无可疑的小黑点。
是猛禽来了的节奏!/何文博
“来了来了!猛禽来了!”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大家纷纷举起双筒长焦寻找天上的黑点点。但辨识猛禽实在太难了,好在有大佬拍下了照片,经过仔细辨别,发现是一只雀鹰。
雀鹰/于俊峰
后来,大家在林子里寻找灰头鹀时,又听见有前辈在喊:“又来了一只猛禽。”居然是一只黑翅鸢!它真的不愧是猛禽里的美男子,修长的翅型,黑白色调的配色,在碧空上傲视底下的苍生。
黑翅鸢/于俊峰
从后面追上来的朋友问:“你们刚才有没有看见两只猛禽?”交流才发现,原来黑翅鸢旁边还有一只白尾鹞,居然被我们忽视了(遗憾落泪
白尾鹞与黑翅鸢/刘宗壮
在快到行程尽头时,何叔叔挺身而出,带领了一波队友下苇丛,企图从中赶出鹌鹑一类的鸟。(观鸟错误示范)
下地劳动既视感/王冰鑫
何叔叔在地里拍我们大家/何文博
谁知竟惊飞出了一只雉鸡!雉鸡又常常被称为“环颈雉”,因为部分亚种的颈部常有一个白色的颈圈。它的羽色丰富,在阳光下也甚是好看。
飞“鸡”/薛劭翀
在大家准备盘点之前,一只红隼又从远处飞了过来,在铁轨旁停歇了一会儿,竟向我们飞来,在附近的苇丛上方,表演了一回悬停!
红隼高清无码大图/葛孟帅
红隼悬停/刘宗壮
最后大家一起做了盘点,统计今天观测的鸟种。没想到我居然幸运地猜中了这次的观测鸟数50种,得到了何叔叔赠送的一本中国国家地理(开心
看鸟呀/何文博
然而在颁奖和合影结束后,一只大麻鳽扑扇着翅膀悠悠路过。眼尖的小哥哥还在一旁的树梢上发现了一只煤山雀。
路过的大麻鳽/于俊峰
煤山雀/薛劭翀
回地铁站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为了不走回头路的北飞人,纷纷开启户外拓展模式,爬着铁栏杆穿过小水塘上岸(不愧是北飞人!
北飞人的户外拓展项/林希颖
结果等大伙儿都上岸后,一位大爷悠悠地骑着自行车,打开了铁栅栏门……(哭
飞羽大家庭/何文博
第一次和北飞这个大家庭一起出门看鸟,内心无限感慨,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真的太过幸运了。走出城市的喧嚣,抬起头,放远双眼,让自己沉浸在鸟儿飞翔的快乐里。
就像贝克在《游隼》里写的:“野生的造物,只有在它们真正归属的地方,才算真正地活着。”
也许我们都是属于野性的一部分。
有任何问题
可以联系我们
北京飞羽小助手
g
02
01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