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很长,收藏起来慢慢看!
H
后大流
位于前大流村北,古名大留村,清改大流村或大柳村、也称滋新庄,道光后改今名。现有户,人,以徐、任居多,余为宋、郭、左、梁等姓,有耕地公顷,农历二月二十四庙会。东近高速公路。
后井
位于册井村南偏西约3公里处的沟谷处,南近武安,传系明代高姓人家迁此始建,因处册井南山之后故取名后井。现有户,以杨、高二姓居多,共有人,有耕地77公顷,农历七月十五庙会。
后欠
亦名后小欠,位于小欠沟的南端,近老爷山,包括张槐沟,共72户,人,有刘、杨、郭、侯、徐等姓,耕地7.6公顷,多林木,产苹果、核桃等。
后石岗
位于刘石岗村西北,原名后凹,现有户,人,有彭、刘、侯等姓,有耕地55公顷。
后坡
位于綦阳村后的坡地上,故名后坡,系明代李姓父子由留村迁此而建。现有户,仍以李姓为多,另有张、赵、宋等姓,共人,耕地公顷,村周多铁矿,村民多营采矿业。
后河
该村因位于三王村后的河沟旁,故名后河。现有户,人,以姚姓居多,耕地43公顷,村旁有煤矿。
后渐寺
位于前渐寺村南山谷中,得名同前渐寺,旧时也写作后漩蛳。近东五指山,村后有山泉,现有户,人,以崔、郝居多,余为袁、王、郑等姓,有耕地41公顷,产柿子等。
花木
传原名花墓,后改现名。亦可能是据古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取名。位于蝉房西约4公里处的河川北岸,西距石盆约1.5公里。该村南临公路,村东为褡石路和宜沙路的交叉口。现有73户,人,有曹、程、安、田、李等姓,有地9公顷,有林木,产板栗等。
河北庄
位于老庄村北,老沙河的北岸,故名。该村系清同治初年部分老八里庄村民迁此而建。也名北八里庄。现有84户,人,以张、赵二姓较多。临沙河故道。多沙土,有林木。
河头
该村位于新城西南约3公里处,因处两条小河的交汇处,故取名河头,现有户,人,以韩姓居多,韩姓先祖韩克让系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榆次县迁此。还有申、杜、王、周等姓。耕地公顷,褡午铁路过东南。
侯庄
位于冯村南3.5公里处,与永年接壤,以姓氏得名,该村现有人,户,以侯居多,余为王、张、李、崔等姓,有耕地公顷,多旱地,村民有荆编传统,农历九月二十五庙会,村西有煤矿。南水北调由此村西进入沙河境内。
侯峪
原村在渡口川北侧,曾为乡政府驻地。在市区西北约40公里处,修石岭水库后,该村被淹,大部分村民东迁至赞善乡另建新村名东侯峪,留下的村民上移至公路北侧,仍名侯峪。现有村民43户,人,有张、李、朱、左、刘等姓,有耕地约10公顷。
淮庄
位于市区北约5公里处的京广铁路西侧。曾为乡政府驻地。传原名王庄,明代原处于县城东南二里的淮庄被水患,部分村民迁至南和县,部分淮姓村民迁入此村,因淮姓人丁兴旺,后遂称为淮庄。民国时村东曾有任庄,今无。现有户,仍以淮姓居多,共人。南近沙河故道。农历十月十一庙会。
韩庄
位于市区北约7公里处,原村位于京广铁路西,年大水后搬至铁路东侧。该村系明永乐年间韩克让从山西榆次县迁至沙河县河头村,其后人分迁至此而建,以姓氏取名韩庄。现此村有户,人,仍多为韩姓。村东有公路,北临沙河大桥。多沙土。
黑垴
1、位于孔庄西北的山谷间,包括二道岭、三道岭等自然村。共71户,余人,以贾姓居多,余为李、陈、秦、元等姓。有土地19公顷。产荆条、小枣等。该村第一位支部书记元兴曾当选为全国劳模、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部分村民因承包林场迁至市东部桥东办事处境内田村附近居住。后又有不少其他山区村民迁入,现已发展成来户约人的一座村落。也称为“黑垴”。
J
九家铺
位于东九家村西,靠京广公路,该村本系东九家村人在大道旁开设的一处店铺,后发展为村落,人称九家铺。现有户,人,以韩姓居多,耕地34公顷。
将军墓
位于渡口南偏东约3公里的坡岭上,传原名侯家庄或王家庄,后改名将军墓,改名原因不详。现有户,多人,有王、彭、刘、韩、张等姓,耕地78公顷,南近公路。
贾庄
位于樊下曹东北3公里处。明代贾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庄,以姓氏取名。今已无贾姓。现91户村民中,以侯、王为主,共有人。耕地43公顷,有灌渠过村此。
贾沟
位于册井西南山坡之后,距册井约2公里,明初贾姓人家从山西迁此立庄,以姓氏兼地形取名。现有户,绝大多数仍为贾姓。共有人,有耕地62公顷,产柿子、杏等。
渐凹
传明初置村,本名侯家庄,后迁至一处有渐水的凹地,称渐水凹,简称渐凹,该村南近寺庄,在渡口西北5公里处,虽处山上,但土质较好,有耕地65公顷。村旁山上有电视差转台。
渐滩
位于石岭水库南岸,该村大部分村民已东迁至白塔镇,另建新村名新王村。剩余村民现有81户,人,皆王姓,有耕地6公顷。村头有古柏一株。
冀庄
位于市区北偏西7公里处。传系明代冀姓人家从永年县南尹固村迁此而建。有户,人,以刘姓居多,次为杜、张、郭、冀等姓。耕地公顷,近沙河故道,多沙质土。农历七月十五庙会。
K
口上
位于渡口川南,前王峪西边小南川的出口处,故名,现有户,人,以石姓居多,次为冯姓,有耕地15公顷,产柿子、核桃等。
孔庄
位于市区西北约29.5公里处的山区,该村东望沙河(乌门川)出太行的关隘川口—牛神口,南靠赴奶奶顶的峡谷山道的出口,形势险要,是孔庄川的最主要的村庄,长期为乡政府驻地。现有户,5人,以王姓居多,另还有刘、李、范、张等27个姓氏,有地84公顷,旧时村中奶奶庙香火鼎盛,农历三月初三庙会,另外在牛神口有孔庄等七个村庄合办的农历四月四庙会。该村东“车网地”是年日寇残杀数百名无辜百姓的“三一一”惨案纪念地。
康川
亦名康二川,位于册井西南3公里多的山谷间,南近八十县村。现有户,人,以王姓为主,余为陈姓,有土地54公顷。
康垴
位于阴河沟西边的山岭上,包括康垴、大垴、二垴三个自然村,亦名大康。传由柴关一户人家迁此始建,原名糠垴,言生活艰辛,住处高远。亦说依先民姓氏而得名。现有23户,45人,有周、王等姓。耕地16公顷。
L
六方
位于留村北1.5公里处,传明初由李姓兄弟从山西迁此而建,现有户,人,仍以李姓居多,有耕地83公顷,农历二月十九庙会。
老庄
古名八里庄,因距沙河县城约8里而得名。该村临沙河南支流。明清时连遭水患,不少村民遂搬迁至附近另建新村。此村被称为老八里庄,后简称为老庄。现有村民户,有赵、任、李、郑等姓氏,共人。有耕地43公顷,多沙地,有林木。旧有始建于宋代的关帝庙。十月初八庙会。
刘庄
位于周庄北约1公里处的铁路西侧。传系清代永年县邓底一刘姓人家迁此始建,故名刘庄。现有37户,以毛姓较多,共人。耕地10公顷。
刘石岗
位于市境中西部丘陵上,东距市区约26公里,传明初薛姓迁此建庄,取名薛石岗,后刘、殷、王、张诸姓相继迁来,于附近建刘石岗、殷石岗等,日久诸石岗连成一村,后以刘石岗或大石岗称之。现有户,人,以刘、张、王、薛居多,有耕地公顷,农历十二月二十为集日,系乡政府驻地,有供销社、中学、税务所等。
刘胡庄
位于沙河城北约1公里,南邻北关,古亦名三里铺,传原名六户庄,后写作刘胡庄;也说此村系古代留住胡人之处。现村民最早是明代由山西迁来,村中仍有明代古槐。现有户,人,以张、樊、姚姓居多。耕地28公顷,西靠京广公路,路西有无名烈士墓。
刘垴
位于柴关村西约8公里处的山上,明代由刘姓人家始建,依姓氏兼地形取名,包括小王垴、石房等自然村,共有27户,44人,有刘、王等姓。有地25公顷。有荆条、枣树等。
李石岗
位于刘石岗东南1.5公里处,系明正德初年,李子满由山西太谷县迁此而建。现有户人,仍以李姓居多,余为刘、王、武、元等姓,有耕地公顷,村下及附近有煤矿,为支援显德汪煤矿采煤,该村于9年搬迁至南石岗村东北的新址,新村情况见城建部分。
李家庄
位于白塔西北约1.5公里处,系清初邢台县李演庄李姓人家迁此而建,以姓氏取名。现有户,人,有史、邢、张、徐、马等姓,耕地85公顷,村旁有煤矿。有与下关村隔年交换的农历二月二十二庙会。
良峪
传原名粮峪,位于渡口川北的山谷间,分为西良峪,中良峪,后良峪及柳树沟四个自然村庄,共户,人,村民有安、李、郝、郑、王、樊等姓,土地19公顷。多林木,产石英石。
连庄
亦名联庄,南近渡口川,北有褡石公路通过,距市区约46公里,有69户,人,以彭姓居多,余为刘、陈、曾、苏等姓,耕地9.4公顷。有林木。
连沟
位于蝉房西南的山沟里,由南、北连沟组成,传原名马连沟,有村民55户,人,以石姓居多,余为王、乔、魏等姓,有土地6.7公顷,村周多林木。
林下曹
位于樊下曹东,因置村时村民多林姓而得名,今已无林姓人家,现有78户,人,以杜、杨为主,耕地26公顷。
柳沟
位于西葛泉村西约2公里处。因置村时沟内多柳树而得名,现有户,人,以方姓居多,还有许、秦、薛等姓,耕地公顷,产石灰。
洛阳
位于市境北缘,邻邢台市,系沙河较大的村落,旧时曾称镇,一度为公社驻地,村名来历说法不一。一说古时村南有洛泉河,因而得名;一说唐相宋景卒于东都洛阳,后归葬于沙河县之先茔,此村得名可能和此有关。该村街道齐整,现分为洛东、洛西、洛北三个村民委员会,共户,人,以张、焦、范、李四姓居多,余为宋、赵、尹、麻、郭、阎等姓,耕地公顷,村周多梨树,旧时西南马场一带的梨远近闻名,传曾为贡品。农历三月初三、六月二十七庙会。近张宽煤矿。
留村
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12.5公里,旧时亦写作流村,可能因古时村周多泉流而得名;也可能是古代留住内迁降民之处而得名。现为乡政府驻地,分为留村东、留村西两个村民委员会。共有2户,人,以李姓居多,余为侯、任、谢、董、赵等,共73个姓氏,有耕地公顷,乡属供销社、信用社等位于该村,农历四月初五、九月二十一庙会。
留客
位于市区北12公里处,客字本地人读作xie,得名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可能因古代留住羯人而得名。东靠京广铁路,该村现有户,人,村民以申、张、韩、武、尤、李等姓为主。耕地公顷,有梨树。农历二月初十庙会。
栾卸
位于市区西约24公里处的丘陵浅山区,亦名栾县、栾堰,传古称长寿店,后因附近村民(或窑工)起事,官府派一栾姓将军前来镇压,事平后在此村卸甲身亡,官府就将村名改为栾卸。现有户,人,以李姓居多,余为王、陈、刘、赵等姓,耕地公顷,近年多种银杏等树。村有煤矿,制药厂等,公路过村东南。村支书李长庚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村办企业为基础组建的恒利集团全国闻名,该村的现代化民居更是市内新农村的典范。
梁庄
位于刘石岗西偏南2公里的丘陵地带。清初梁姓人家迁此立庄,现有户,约人,以刘、张、陈姓为主,有耕地70公顷。
绿水池
位于柴关村西近6公里处的山谷间,传始建于明初,因村南有一水池,芳草拥簇,绿树辉映,故名。包括南尽沟等山庄,共有71户,人,绝大多数为王姓,有耕地47公顷,山上有石英石。
M
马庄
位于白塔北约2公里处,东近西郝庄,以姓氏得名,现有户,人,仍以马姓为多,耕地18公顷,近公路,有煤矿。
马峪
位于高庄村西北约2公里的山谷间,传曾出良马而得名,也说依姓氏和地形取名,现有户,人,以牛、朱两姓居多,有地公顷,村西北有水库,近九龙庙,旧时产苹果,农历四月十五集日。
毛庄
位于周庄村东约里许,临沙河故道。系清康熙年间兴固几户毛姓人家迁此而建,依姓氏取名毛庄。现有户,以元姓居多,毛姓次之。共人。多沙质土,有林木。
毛村
位于市东环路北段路西。传原为茅村,后写作毛村,亦叫小毛村。依姓氏得名,但早已无毛姓。现有户,人,有丁、高、侯、徐等姓。耕地25公顷。该村西距市区1公里左右。
明德
位于市区西偏南约5公里处,北近褡石公路,原名丈八村,丈八是古代的吉利数字。考东汉末年,黑山农民军有将领号“左丈八”在沙河一带很名气,此村得名是否与丈八将军有关,待考。5年更名为明德村,该村现有户,人,以王、赵、申姓为主,余为宋、郑、刘、杨等姓,耕地公顷,村有古寺延庆寺,农历四月初三、十月二十三庙会。
孟石岗
位于刘石岗村东,今仅一路之隔,系明末孟子第六十一世孙宏儒、宏治为避兵乱,由山东邹县迁此而建。现有户,人,绝大多数为孟姓,亦有少量彭、周、元、牛等姓,有耕地公顷,附近有煤矿。
N
念子沟
原称碾子沟,位于蝉房北面约2公里处的山沟里,分东念子沟和西念子沟两个自然村,共47户,人,有石、安、李、王等姓,有地近7公顷,多林木,产柿子等。
南王窑
位于赵窑村东约半里的山坡低凹处,亦称王家窑,以姓氏兼地物得名,为与县中部的王窑相别,后称南王窑。现有户,人,以王姓居多,也有李、元、杨等姓,耕地73公顷,有铁矿,是本市第一个小康村。有窑神庙。北临公路。
南石岗
亦名前石岗,位于刘石岗约1公里处,原名南凹,现有户,人,以刘姓居多,有耕地92公顷,村有煤矿。
南台沟
位于王茜西南的一条山沟内,村以沟名,包括南大凹、柳树角,西南台沟等山庄,共有54户,人,有彭、张、郝、王、郭等姓,耕地约9公顷,多林木。
南阳
位于沙河城东偏南4公里处的沙河北岸,传古名南杨村,现分为南阳一、南阳二、南阳三三个村民委员会,共有户,人,以武姓最多,次为曹姓,余为王、翟、赵、游等姓,有耕地公顷,产花生、西瓜,农历三月十五庙会。
南汪
旧时系县内四大村落之一。得名同中汪。处市境东南隅,邻永年县。古时也写作南王村。现已接近沙河市区。有户,人,以石、刘、李、吕四姓较多,余为王、张、赵、元等姓。民国时曾出过刘文翰、刘培绪等将级军官。有耕地公顷。村多玻璃厂。村东有阁门。农历二月初二、七月初二与九月初二为传统庙会。
南张庄
位于淮庄村南1里多的老沙河畔。系清康熙年间由南大张庄(今周庄)几户张姓人家迁此而建,取名张庄,也叫小张庄。后为与县境北部的张庄相别,遂称南张庄。现有户,仍以张姓居多,共人,耕地38公顷。多沙质土。东近铁路。
南沟
系石盆以南沟谷中诸山庄的总称,原属石盆村,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栗岩,包括栗岩坪、和尚沟、西沟、杏树洼、安子沟、罗子圈、南垴等自然村,共户,人,有刘、曹、张、杨、郭等姓,耕地18.6公顷,有鸡冠寨、路家凹、和尚山等山峰,多林木,平涉公路过境,南端黄背岩界武安,有古边墙遗迹。
南金紫
位于王金紫之南,该村由河头村韩姓人家于明末迁来而建,因位于两个金紫村之南,而取名南金紫,也称韩金紫,现有89户,人,仍以韩姓居多,耕地25公顷,近煤矿。
南高村
位于中高村南约1公里处,现有户,人,以乔姓居多,余为王、张、路、周等姓,有耕地公顷,农历三月初十庙会。东近沙河故道。
南站
位于刘垴南边的山上,近绿水池,传原名凤凰站,现有26户,53人,有郭、崔等姓,有土地11公顷,村南罗锅寨山与武安交界。
南掌
得名原因同北掌,因位于北掌之南而称南掌,现有户,人,以冀、聂、王姓为多,有耕地公顷,农历二月十五庙会。近南水北调工程。
P
彭垴
位于马峪村北约3公里的山巅平地上,因其村南有著名的九龙庙沟,故古代亦称为庙顶庄,现有户,0多人,以刘、秦、彭姓居多,余为车、徐等姓,有地75公顷,皆旱地,东近鸡冠山,产苹果,农历六月十三为九龙沟庙会。
普通店
传元开国名臣刘秉忠为僧时释号普通,他与好友张文谦等多次游历于沙河南岸的莲花池畔,池莲因此得名普通莲。池旁路边的店铺便也被取名普通店,后发展为村落。现该村南已接近市区,有户,人,以赵、陈居多,余为崔、张、邓、刘、王、段等姓,耕地公顷。村办有玻璃厂等,村西南有王母庙、睡公庙,农历四月初十、七月初二庙会。
潘庄
位于市境东北,邻邢台,西距北俎约1.5公里,传“燕王扫北”后该村只剩杜姓一家,永乐年间,潘大荣一家从山西洪洞迁来后,潘姓人丁兴旺,遂将该村称为潘庄。该村现有户,6人,仍以潘姓居多,还有少量张、周、王、杜等姓人家,有耕地公顷,皆可浇,农历二月十三庙会。
Q
全呼
位于册井村东,与册井隔河相望。该村原名丛鹄。一说因古代附近多水,水草丛生,常有天鹅栖息而取名(鹄音呼,古指天鹅);一说春秋战国时此村南山临河处为赵国练习射箭的地方,山崖上多箭靶,故名丛鹄(鹄又音谷,古指箭靶)。明末改为读音相近的全呼。现有村民户,以崔姓最多,岳、郝、武姓次之,余有陈、马、杨、樊、彭、张、王等姓,共有人,有耕地公顷,多数可浇,村南有铁矿,村有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等。村西南有鹗山九龙庙风景区。近年村东北坡地多植果树。
权村
位于白塔南偏西约4公里处。南邻武安市境。有碑载,建于唐武德年间,古时叫秤锤为权,此处是否古时制作衡器的地方,待考。现有户,0人,以韩姓居多,次为郭、李两姓,余为彭、杨、刘、温等姓。耕地公顷。褡午铁路过村南,有权村火车站,有煤矿。
青介
位于市境东北部,曾为乡政府驻地,距市区15公里。该村得名传由“清界”演变而来,大约有清正耿介之意。系一古老村庄。现有户,人,以刘、温、李姓居多,余为王、杜、苏、孙等姓。有耕地公顷。农历二月十八庙会,有中学等。村旁曾有古代陶器出土。
浅井
位于樊下曹北近3公里处,邻塔子峪。因置村时打出水位很浅的井而得名。现有户,人,以郭、刘两姓为主,还有高、李、王等姓。耕地公顷。村北有灌渠。
前大流
位于沙河城东3公里处,“大”读作“dài”,传建于明初。现有村民户,1人,以李姓居多,董次之,余为武、张、赵、郭等姓,有耕地82公顷。南近沙河。
前王峪、中王峪、后王峪
“峪”读由儿(yèur),系位于渡口川南同一条山沟中的三个村庄,座落在谷口处的为前王峪,东距渡口约5公里。在中间的为中王峪,在沟尾处的为后王峪。传三个村中以后王峪建村最早。现前王峪有74户,人,有耕地11公顷;中王峪户,人,有耕地13公顷;后王峪37户,人,有耕地8公顷。三村中均以刘姓居多,余为李、郝、杨、张、怀等姓。有林木。
前升
位于冯村东北约2公里处。该村系年温家沟乡前渐寺村民因水库淹没迁此而建。现有户,人。有蒋、张二姓。有耕地44公顷,多旱地。
前欠
亦名前小欠,位于渡口川南岸,小欠沟入口不远处,分为东庄、西庄,共36户,人,有李、郝、樊、郭四姓,有土地6.6公顷。
前渐寺
旧时写作前漩蛳,其东北近石岭水库,南近东五指山,传村西山上曾有古寺,寺旁有渐水,村以寺名。修水库后,大部分村民东迁至北掌乡另建前升村,现留住村民有户,人,以蒋、张居多,余为施、郝等姓。耕地31公顷,产花生、柿子等。
秦庄
位于樊下曹东约2公里处,明代秦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庄,以姓氏命名。曾为公社驻地。现有户,人,以曾姓为主,次为郭姓,余为张、刘等姓。有耕地公顷。东近黑山,有铁矿。
綦阳
位于綦村西约里许。现已与綦村连成一片。得名原因可能与古代綦母怀文有关。南为綦村铁矿。村西曾发现大量古代炼铁炉遗址。宋元时铁冶司即位于此村,一度称镇。现有户,以胡姓为主,共人。有耕地41公顷,村民多从事采矿业。农历三月初四庙会。
綦村
位于市区偏北约20公里的浅山区,一说因村旁山石呈青黑色(綦即为青黑色)而得名;一说因古代綦母怀文在此炼铁而得名。附近铁矿开采及冶炼历史悠久。宋代在村旁置铁冶司,并一度称镇。现为镇政府驻地,有镇属中学、医院等。有村民户,以胡姓居多,次为郝姓,余为杨、张、南、马等姓,共0多人。有耕地公顷,农历九月二十二庙会。西有国营綦村铁矿。村民多从事采矿业。
(未完待续……)
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