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民居因形就势,依山而建,处在山间坡地之上。村落选址具有亲山近水、避风向阳、趋利避害特征。在沙河市西部山区,有许多类似原址的古村落,比如太行小布达拉宫渐凹村和与之一山之隔的城湾村。
后渐寺村除了外围新建的现代民居,村中保有连区成片的清代至民国时期修建的古民居。这些民居之所以能够较好地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建筑材料采用附近山上就地取材的红砂岩。
质地坚硬的红砂岩在构筑过程中使用白灰黏连、填充、勾缝,墙体非常坚固耐用,甚至数百年不倒。这也是邢台西部山区明清古民居保有量大大多于中东部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平原地区一些古宅多因水患或风雨侵蚀而损毁坍塌,重要的原因是砖土木结构的房屋很难抵抗漫长岁月的洗礼,其中不乏诸如李梅花村的大夫第、羊市街很多富商的布袋院等当时的豪宅。
漫步在犹如石头城堡的后渐寺村中,偶然间发现了一家门头上悬挂的“人民功臣”木质牌匾。落款已经难以辨认,但从牌匾的旧损程度上判断,应该是建国初期所颁发。从门前经过,内心由衷地向人民功臣致以崇高的敬意。
后渐寺村民居的街门都比较内敛,低调地缩进去很大的进深。这种设计为门前避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路人经过偶遇大雨,可以门前暂避。这或许就是为他人着想在民居建造上的一种体现吧。不知道在兵荒马乱的古代有没有军事上作为掩体的用途。
在后渐寺诸多清代石头民居中,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当属郝家大院。郝家大院是一套五连院。门楼并不显眼,但内部却别有洞天。五连院当中,最北的院落面积最大,向南依次缩小。居民从南门进入,往里越走越宽,完美体现了深宅大院的建造与美好寓意相结合。
走在小巷中,脚下是石头地面,两侧是石头墙,屋顶是片石组成的房瓦。尽管这样的民居、这样的村落在太行山区很多见,但作为一个从小在平原地区长大的游客,哪怕走过很多这样的村落,仍然有一种视觉上的震撼。由衷赞叹村落先民就地取材的民居建造智慧。
后渐寺村东五指灵山上是“女娲娘娘”的道场,山上有残存的明清碑刻,可见在明清两代或者更早这里就有“娲皇宫”。由于天气炎热,本来是准备驾车开上五指灵山的,但因为道路狭窄处有三轮车挡路,无法通行,只能择日再来。五指灵山早已入心,相信很快便会成行。
沙河市西部山区流传着许多秦王李世民与汉东王刘黑闼交战的传说,秦王洞、秦王湖、谎神岩等都与此有关。相传李世民与刘黑闼交战期间,中了刘黑闼的埋伏,李世民拨马逃到五指灵山下,已无去路。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刘黑闼追兵陷地一丈余深。李世民面前则现出大小两座粮仓。秦王李世民得到粮草,战胜刘黑闼。战后山神托梦于李世民,告诉他是被女娲所救。为此李世民登基后,下御旨在五指灵山上建起了娲皇宫。传说一代代流传,渐渐演变成了神话,不足为信,但李世民在沙河与刘黑闼交战应为史实。
邢台沙河后渐寺,位于秦王湖畔,五指山下,周围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村东五指灵山上建有娲皇宫,村中保有连区成片的清代至民国时期古民居,其中尤以郝家五连院最具代表性。来后渐寺可以登顶五指灵山看秀美山川,可漫步大街小巷欣赏石头民居王国。问道山水间,寻迹沙河遥,后渐寺、五指灵山等候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