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90年代,市面上流传白酒“东不入皖,西不入川”的说法,如今看着前半句有点离谱,但在当时,皖、川两地的地位可是非常至尊的。
安徽,地跨淮河、长江,地理环境极其优越,不输如今的贵州四川等酿酒圣地。不过现今安徽白酒中,大家熟知的也只有古井贡和口子窖。皖酒在今白酒市场的名气,一落千丈,苦不堪言。
不过,你可能没听说过这样一款酒,它名叫“沙河王酒”,曾狂揽8亿销售额,如今却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它的命运有点离谱!
百年历史,家喻户晓
沙河王酒距今可是有多年的历史了,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鼎盛在清朝。到了49年,沙河王酒成为国营酒厂。一句“沙河王酒,滴滴难舍”广告语,将这款酒送上顶峰。
狂揽8亿销售额,直逼茅台、五粮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沙河王酒的巅峰时刻。这时候好酒质加广告营销的作用,人们对这款酒越发喜爱,它的销售额一度创新高,直接来到了8亿元,这样“癫狂”的记录,让茅台、五粮液一众名酒瑟瑟发抖。
顶峰的尽头是低谷
古人常说“物极必反”,白酒也有此遭遇。沙河王酒虽然酒质很好,但酒厂过于自负,坚信酒深不怕巷子深,在广告为王的时候没有重视宣传,导致市场被各地涌现的优质白酒划分,最终运营出现危机,光是一年,就亏损了千万元,最终破产倒闭。
要说沙河王酒的结局是谁的过错,其实也赖不上谁。白酒市场发展瞬息万变,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光有好酒质是不够了,酒企发展,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与时代共进步。比如这款酱香酒“国康”,在寻求发展这方面,就做的不错。
这款国康,原先是茅台镇一款无名小酒,纯粮酿造的大曲坤沙酱香酒,空有酒质,价格实惠,但因没有重视宣传,导致名气一直没有起色,后来酒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进行适当的宣传后,这款宝藏被大众发现,光是在贵州当地就有不少的粉丝。
这款酒的工艺堪称一绝,贵州优质糯性高粱和小麦在传统大曲坤沙酱酒古法酿造下,激发出了更多的风味物质,窖藏5年后酒体更加醇厚,酒质干净,酒液微微发黄。为了综合酒体,酒厂加入了10年份的老酒。
勾调结束的国康酒质更加优秀,入口酱香醇厚,中段的高粱香、花果香和陈香比较突出,后段呈现给人们的是优秀的焦糊味,整个酒入口是非常舒适的,绵柔且下喉顺滑,越品越细腻,风格幽雅,值得一试。
沙河王酒的遭遇让人同情,不过要想像国康酒一样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不能固步自封,还是要走出舒适圈,与时代共进步才行。